為進一步促進農業良種與良法的聯合推廣與應用,充分挖掘田間作物增產與增收潛力,一場由杭州種業集團獨家生產經營的高產優質鮮食大豆品種‘浙鮮9號’唱主角的“鮮食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技術集成示范現場會”,近日在浙江慈溪閃亮登場。組織方在田間作業直觀的展示了‘浙鮮9號’高產增效的栽培技術,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和幼林梨園-鮮食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,使與會專家學者與種植大戶紛紛點贊。
經過多年市場推廣已證明,‘浙鮮9號’品種十分適用于機播、機防和機收很適合田間全程機械化大面積生產。據測算:1臺鮮食大豆聯合收獲機正常作業可以替代80~100個人工的采摘作業,在全程機械化操作的模式下,每畝降低了種植成本200-300元,同時實現平均畝產約750公斤,精耕細作的最高產量可達1000公斤以上。這一精準高效的應對措施,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,既保障作業質量又提高了經濟效益,還解決了限制鮮食大豆產業發展的采收季節勞動力緊張、勞動力成本過高這一瓶頸問題,為種植大戶解決了后顧之憂。
早在2016年,‘浙鮮9號’就因其口感香甜柔糯,豐產性好、商品性佳、抗病性強等特點,被杭州種業集團以市場競拍方式獲得了全國獨家生產經營權,近5年來已經累計推廣種植面積超50萬畝;期間‘浙鮮9號’更是連續5年被列為浙江省農業種植主導品種,以畝產鮮莢1000公斤以上的優異成績連續4次刷新了鮮食春大豆的“浙江農業之最”。
種子是農業科技的芯片,品種更新換代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,是農作物價值鏈條提升的起點。杭州種業集團黨委與經營班子為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,以“牢記使命,振興產業”為宗旨,立足“大豆振興,良種先行”的理念,聚焦生產推廣應用優質、省力、省工、精煉加工的大豆新優品種。一是科學統籌好基地布局,建立更加高效、安全、標準化的大田良種繁育體系,提高種子生產的專業化、組織化程度;二是嚴格做好生產田間去雜和供水施肥工作,保障繁育種子的質量和數量;三是積極進行制種技術集成研究,提高技術到位率,開展品種提純復壯和原種擴繁,確保生產用種的品質標準和真實性;四是探索牽頭組建全國鮮食大豆育繁推一體化聯盟,在鮮食大豆研發投入、資源整合、產業升級等方面加快整合步伐,創新鮮食大豆產學研繁推結合新機制。同時,以科技引領農業現代化建設,提升國產大豆自給率;促進浙江省鮮食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,實現地方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。